【言必信的下一句是什么】“言必信”出自《论语·子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輗(车辕与车轭相接的部件),小车没有軏(车辕与车轮连接的部件),怎么能行驶呢?
而“言必信”的完整出处则来自《论语·卫灵公》中的“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这里提到的是“言忠信”,而不是“言必信”。
不过,在现代语境中,“言必信”常被用来表达“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其常见搭配为“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原句是:
>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话一定守信用,行动一定有结果,这种人只是固执的小人罢了。
但后世在引用时,往往只取“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强调诚信和执行力的表达方式。
“言必信”的下一句是“行必果”,出自《论语·子路》。这句话强调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即说话要诚实守信,做事要果断坚定。虽然原文对这种行为持批评态度,认为是“硁硁然小人哉”,但在现代文化中,这句话更多被用来赞扬一个人的诚信与执行力。
表格对比:
说法 | 出处 | 原文 | 解释 |
言必信 | 《论语·子路》 |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 说话必须讲信用,行动必须果断,但孔子认为这是小人的表现。 |
言必信,行必果 | 现代常用语 | —— | 强调诚信与执行力,常用于鼓励人言行一致。 |
言忠信 | 《论语·卫灵公》 | “言忠信,行笃敬……” | 孔子强调说话要忠诚守信,行为要恭敬谨慎。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言必信”的下一句是“行必果”,但其完整含义和使用背景需要结合原文理解。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更常被用作一种积极的价值观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