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什么意思】一、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这两句诗通过夸张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蜀道之险峻与山势之高耸。其中,“连峰去天不盈尺”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几乎接近天空,连一尺的距离都显得遥不可及;“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描绘了在陡峭的悬崖上,枯萎的松树倒悬着生长,显得格外艰难与险峻。
整句诗不仅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险恶,也反映了诗人对蜀道艰险的深刻感受,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二、表格解析
原文句子 | 字面意思 | 深层含义 | 表现手法 | 作者情感 |
连峰去天不盈尺 | 山峰高耸,距离天空不足一尺 | 山峰极高,仿佛触手可及 | 夸张 | 表达对蜀道险峻的惊叹 |
枯松倒挂倚绝壁 | 枯萎的松树倒悬在绝壁上 | 生存环境恶劣,生命顽强 | 拟人、比喻 | 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感慨 |
三、结语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更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体现。通过对蜀道险峻的描写,李白表达了对大自然伟力的敬畏,同时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这些诗句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古典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名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