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徐乾学简介资料】徐乾学(1631—1694),字原一,号虞山,江苏常熟人,是清代著名的学者、藏书家和政治人物。他是清初“康熙三大家”之一,与顾祖禹、黄宗羲齐名,对当时的文化、学术及政治均有重要影响。徐乾学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博通经史,尤精于目录学与版本学,在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在仕途方面,徐乾学曾担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等职,参与编纂《明史》和《古今图书集成》,为清代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主张以儒术治国,提倡教育与文化发展,深受康熙帝器重。
然而,徐乾学晚年因卷入党争,遭到弹劾,最终被贬斥,郁郁而终。尽管如此,他在学术和文化领域的成就依然不可忽视,其著作与藏书活动对后世影响深远。
徐乾学简要生平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徐乾学 |
字 | 原一 |
号 | 虞山 |
出生年份 | 1631年 |
去世年份 | 1694年 |
籍贯 | 江苏常熟 |
学术领域 | 经史、目录学、版本学 |
官职 | 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 |
主要成就 | 参与编纂《明史》、《古今图书集成》;藏书家,藏书丰富 |
学术思想 | 强调儒术治国,重视教育与文化发展 |
晚年遭遇 | 因党争被弹劾,遭贬斥 |
历史评价 | 清初重要学者、政治家,文化贡献显著 |
徐乾学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虽仕途多舛,但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长久不衰。他的藏书楼“传是楼”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化地标,至今仍被学者所称道。他的思想与实践,为清代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