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收并蓄的意思是什么】“兼收并蓄”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吸收、容纳多种思想、文化、知识或事物时,能够兼容并包、不偏不倚。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开放、包容和整合的能力,尤其在学术、文化、管理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兼 | 同时具有、全部包含 |
| 收 | 接受、吸纳 |
| 并 | 一起、同时 |
| 蓄 | 储存、积累 |
整体意思: 同时接受、吸收各种不同的事物,并加以保存和利用,体现出一种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态度。
二、成语来源
“兼收并蓄”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兼收并蓄,以成其美。”后来在唐宋时期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文学、哲学和教育领域中,用来形容对不同学派、思想的包容与吸收。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博采众长、海纳百川、兼容并包 |
| 反义词 | 孤芳自赏、闭门造车、固步自封 |
四、用法举例
1. 学术研究:
在研究历史时,学者应具备“兼收并蓄”的态度,既要了解儒家思想,也要参考道家、法家等其他流派的观点。
2. 企业管理:
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善于“兼收并蓄”,吸收不同部门的意见,形成更全面的决策。
3. 文化交流: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应秉持“兼收并蓄”的精神,促进文化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五、总结
“兼收并蓄”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处世态度。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多元信息时保持开放心态,不排斥异见,而是通过吸收和整合,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和实践效果。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这种精神尤为重要。
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兼收并蓄 |
| 拼音 | jiān shōu bìng xù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 含义 | 同时吸收、容纳各种不同的事物,体现包容与整合能力 |
| 用法 | 学术、文化、管理等领域中表达开放与包容 |
| 近义词 | 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
| 反义词 | 孤芳自赏、闭门造车 |
如需进一步探讨“兼收并蓄”在现代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欢迎继续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