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处是什么】一、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中的名句。这句诗描绘了清明时节雨中行路的情景,表达了游子思乡、寻觅归宿的情感。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句,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的牧童形象,并通过他的指引,引出一个充满诗意的乡村景象。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对这句诗的出处进行详细说明,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原文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出处 | 唐代杜牧《清明》 |
作者 |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
诗题 | 《清明》 |
创作背景 | 该诗写于清明节期间,描写行人雨中赶路、询问酒家的情景,表达思乡之情 |
诗文全文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诗句含义 | 表达在清明节这一天,游子在外,心情沉重,寻找可以歇脚、饮酒的地方,最终由牧童指引至杏花村 |
文学价值 | 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描写清明节的经典之作 |
延伸意义 | “杏花村”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也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宁静的乡村景色 |
三、结语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杜牧的《清明》,不仅是一首描写清明节的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象征。它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