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什么意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一句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来比喻在事情成功之后,曾经立下功劳的人或工具被抛弃、利用完毕后遭冷落甚至被铲除。这句话最早见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讲述的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灭吴后对功臣的处置。
一、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出自《史记》,原意是:当飞鸟被射尽后,良弓就被收起来不用;当狡猾的兔子被猎杀后,猎犬也就被烹煮吃掉。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一个历史现象——在完成目标之后,那些曾经为成功付出努力的人往往会被遗忘、抛弃甚至遭到打击。
这不仅是一种历史上的现实,也反映了人性中的一种普遍心理:成功之后,人们往往更关注新的利益和权力分配,而忽视了过去的贡献者。
二、表格形式解析
汉字 | 含义解释 | 原文出处 | 使用场景 | 作者/背景 |
飞鸟 | 比喻敌人或目标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描述战争胜利后的情景 | 西汉·司马迁 |
尽 | 被消灭、消失 | —— | 表示目标达成 | —— |
良弓 | 精良的弓箭,象征有功之臣 | —— | 指代功臣 | —— |
藏 | 收起、不再使用 | —— | 表示功成身退 | —— |
狡兔 | 指难以捕捉的敌人 | —— | 比喻困难任务 | —— |
死 | 被消灭 | —— | 目标达成 | —— |
走狗 | 猎犬,比喻被利用的人 | —— | 指曾被重用的人 | —— |
烹 | 煮熟,引申为被处理、抛弃 | —— | 表示被冷落或杀害 | —— |
三、现实意义与启示
1. 历史警示:许多历史人物因功高震主而被猜忌,最终遭遇不幸,如韩信、岳飞等。
2. 人际关系:在职场或团队中,也要注意“功成不居”,避免成为“走狗”。
3. 人生哲理:成功之后,如何保持低调、不树敌,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四、结语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要懂得适时退让、保护自己,避免成为他人成功路上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