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而起出处于哪里】“鸡鸣而起”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早起勤奋工作或学习的状态。然而,许多人并不清楚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具体含义。本文将对“鸡鸣而起”的出处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
一、
“鸡鸣而起”出自《论语·公冶长》篇,原句为:“子曰:‘吾与点也!’” 后人根据孔子对曾点(即曾皙)的回答,引申出“鸡鸣而起,学不倦”的说法,用以赞美那些勤勉好学、早起不息的人。
虽然“鸡鸣而起”并非直接出现在《论语》中,但其精神内涵与孔子所提倡的“学而不厌”“勤于修身”是一致的。后世在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这一表达,强调勤劳、自律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出处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鸡鸣而起 |
出处 | 《论语·公冶长》 |
原文出处 | “吾与点也!”(孔子对曾点的回应) |
引申意义 | 形容早起勤奋、不懈努力 |
文化背景 | 与儒家思想中的“勤学”“自律”密切相关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称赞他人勤奋刻苦、早起学习或工作 |
现代应用 | 常见于文章、演讲、励志语录等场合 |
三、结语
“鸡鸣而起”虽非直接出自经典文献,但其精神内核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勤奋、自律的价值观。无论是古代士人还是现代人,这种精神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