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式的词语是什么意思】在汉语中,词语的结构多种多样,其中“并列式”是一种常见的词性结构。它指的是由两个或多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关的词素(字)组成,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表达一个完整概念的词语。这类词语通常具有对称性和均衡性,常用于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或状态。
一、并列式词语的定义
并列式词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对的词素组合而成,这些词素之间是平等并列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它们可以是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也可以是相关联的概念。
二、并列式词语的特点
1. 结构对称:词语中的各个部分在结构上基本对等。
2. 意义相关:各部分之间有逻辑上的联系,不能随意调换顺序。
3. 整体性强:整个词语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不能拆开单独使用。
4. 常见于成语和固定搭配:如“风和日丽”、“山清水秀”等。
三、并列式词语的分类
| 分类 | 定义 | 示例 |
| 同义并列 | 两个词素意义相近或相同 | 风和日丽、风平浪静 |
| 反义并列 | 两个词素意义相反 | 前后左右、进退两难 |
| 相关并列 | 两个词素意义相关但不完全相同 | 山清水秀、花好月圆 |
| 程度递进 | 两个词素表示程度逐步加深 | 深入浅出、轻重缓急 |
四、并列式词语的使用场景
- 书面语中:如文章、报告、论文等正式文体中使用较多。
- 口语中:虽然不如书面语频繁,但在日常对话中也常出现。
- 成语和俗语中:很多成语都是并列式结构,如“风吹雨打”、“风霜雨雪”。
五、并列式词语与联合式词语的区别
虽然“并列式”和“联合式”在某些情况下容易混淆,但两者有明显区别:
| 项目 | 并列式 | 联合式 |
| 结构 | 词素间为并列关系 | 词素间为联合关系,可能包含动宾、偏正等结构 |
| 功能 | 整体表达一个概念 | 表达多个动作或状态的组合 |
| 示例 | 风和日丽、山清水秀 | 走马观花、翻山越岭 |
六、总结
并列式词语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广泛存在于日常语言和文学作品中。它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还使表达更加简洁、生动。理解并列式词语的结构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语法特点和表达方式。
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什么是并列式词语? | 由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关或相近的词素组成的词语,各部分地位平等 |
| 特点 | 结构对称、意义相关、整体性强、常见于成语 |
| 分类 | 同义并列、反义并列、相关并列、程度递进 |
| 使用场景 | 书面语、口语、成语、俗语 |
| 与联合式词语的区别 | 并列式强调平等关系;联合式可能包含其他结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