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知识 > 严选问答 >

ldquo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rdquo 出自哪里?

2025-07-20 07:02:53

问题描述:

ldquo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rdquo 出自哪里?,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很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0 07:02:53

ldquo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rdquo 出自哪里?】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常用于表达对亲情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常常希望停下来休息或陪伴亲人,但现实却往往不允许,比如风不停吹动树木,父母却可能在我们还没来得及尽孝时就已离世。

这句话最早出自《孔子家语》,后被《韩诗外传》等典籍引用。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孝道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问题 答案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出自哪部典籍? 《孔子家语》(亦见于《韩诗外传》)
作者是谁? 不详,传统上归为孔子及其弟子所言,但具体出处存疑
出处原文是怎样的? 原文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比喻人想安静或尽孝时,却因外力(如时间、命运)无法实现;强调人生无常,应珍惜当下,及时行孝。
该句常用于什么场合? 表达对亲情的重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未能及时尽孝的遗憾
是否有其他文献记载? 是,《韩诗外传》中有类似表述,说明其流传较广
后世如何引用? 被广泛引用在文学、演讲、文章中,作为劝诫人们珍惜亲情的名言

三、补充说明

虽然这句话常被归为孔子之言,但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它更可能是后人整理、归纳的儒家思想,而非孔子本人直接所说。因此,在学术研究中,这句话的出处仍存在一定争议。

不过,无论其确切来源如何,这句话所传达的情感和哲理,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孝道与人生感悟的重要象征之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