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磬同音的意思是什么】“笙磬同音”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诗经·小雅·鼓钟》:“以雅以南,以籥不僭。钟鼓乐之,磬管和之。笙磬同音,以雅以南。”原意是指笙与磬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和谐一致,后引申为两人或两方关系亲密、心意相通、配合默契。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笙磬同音 |
拼音 | shēng qìng tóng yīn |
出处 | 《诗经·小雅·鼓钟》 |
原意 | 笙与磬的音调和谐一致 |
引申义 | 形容两人关系亲密、心意相通、配合默契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或合作状态 |
近义词 | 心心相印、情投意合、同舟共济 |
反义词 | 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貌合神离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人际关系:形容朋友之间、夫妻之间或同事之间非常默契,能够互相理解。
- 例句:他们虽然性格不同,但合作起来却能笙磬同音,工作效率极高。
2. 艺术表演:用于形容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中各部分协调一致。
- 例句:乐队演奏时,各乐器配合得天衣无缝,真可谓笙磬同音。
3. 团队协作: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目标一致、行动统一。
- 例句:这个团队在项目中表现得十分默契,真正做到了笙磬同音。
三、文化背景简析
“笙磬同音”最早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反映了古人对音乐和谐美的追求。在古代,乐器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是一种沟通情感、表达思想的重要媒介。因此,“笙磬同音”不仅是一种音乐上的和谐,更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四、结语
“笙磬同音”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既体现了古人对音乐的理解,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理想的合作与情感状态。在现代社会中,它依然适用于描述人际关系、团队协作以及艺术表现中的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