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就擒的意思是什么】“束手就擒”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敌人或困境时,毫无反抗地被对方控制或抓获的情景。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无抵抗、听任摆布”的含义,带有强烈的无奈和被动意味。
一、成语解析
词义:
“束手”意为双手被束缚,无法动弹;“就擒”指被抓住。合起来就是“双手被束缚,只能被抓住”,比喻人在无法反抗的情况下被制服或捕获。
出处: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楚人既成,而晋不与,子反怒曰:‘此战也,吾将不复战矣!’……遂使楚人束手就擒。”后来逐渐演变为现代常用的成语。
用法:
多用于描写敌对双方中处于劣势的一方,表现出其无力反抗、被迫投降的状态。
二、词语详解
| 词语 | 含义 | 用法示例 |
| 束手 | 双手被束缚,无法动弹 | 他束手站在原地,无能为力。 |
| 就擒 | 被抓住、被捕 | 敌人早已设下埋伏,他束手就擒。 |
| 束手就擒 | 比喻无抵抗地被制服或捕获 | 面对强敌,他选择束手就擒。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说明 |
| 近义词 | 俯首称臣、缴械投降、任人宰割 | 表达类似“无抵抗被制服”的意思 |
| 反义词 | 奋起反抗、殊死搏斗、顽强抵抗 | 表达积极对抗、不屈服的态度 |
四、使用场景
1. 战争或冲突中:形容一方在战斗中失败后,毫无抵抗地被俘。
2. 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比喻某人面对压力或困难时,没有努力争取,而是选择顺从。
3. 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绘人物的无奈与命运的安排。
五、总结
“束手就擒”是一个具有较强画面感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无法反抗的情况下被控制或击败的状态。它不仅体现了被动和无力,也暗示了某种结局的不可避免性。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成语,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