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鹜和骛的读音及意思】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鹜”和“骛”这两个字的读音和意思容易混淆。它们虽然形近,但读音和含义却大不相同。下面将从读音、意思以及常见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两者的区别。
一、读音对比
| 字 | 拼音 | 声调 | 说明 | 
| 鹜 | wù | 四声 | 与“务”同音 | 
| 骛 | wù | 四声 | 与“务”同音 | 
从拼音上看,“鹜”和“骛”都读作 wù,第四声,发音相同,因此在口语中容易混淆。但在书面语中,它们的意义截然不同。
二、意思解析
1. 鹜(wù)
- 基本含义:指一种水鸟,俗称“野鸭子”,常用于文学作品中。
- 引申义:有时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杂乱无章,如“群鹜争飞”。
- 常见用法:
- “白鹭洲边宿雨,青蒲岸上春芜。数点沙鸥栖晚树,一群野鹜渡寒湖。”
- 在古文中,“鹜”多用于描绘自然景象,具有一定的诗意。
2. 骛(wù)
- 基本含义:本义为马奔跑,引申为“追求”、“趋向”。
- 引申义:
- 表示“奔走”、“追逐”,如“趋之若鹜”。
- 也可表示“心思不专一”,如“心骛八极”。
- 常见用法:
- “他为人浮躁,喜新厌旧,常有心骛旁门之嫌。”
- “人们对他趋之若鹜,争相追捧。”
三、区别总结
| 对比项 | 鹜(wù) | 骛(wù) | 
| 读音 | wù(四声) | wù(四声) | 
| 字形 | 鸟字旁 | 马字旁 | 
| 本义 | 水鸟,野鸭 | 马奔跑 | 
| 引申义 | 自然景象、杂乱 | 追求、心思不专 | 
| 常见词语 | 群鹜、野鹜 | 趋之若鹜、心骛 | 
四、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阅读中,遇到“鹜”和“骛”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其具体含义:
- 若描写自然景色、动物,多用“鹜”;
- 若表达“追求”、“向往”等抽象概念,多用“骛”。
此外,注意两者虽读音相同,但字形和意义不同,不能随意替换。
五、小结
“鹜”和“骛”是两个形近字,读音相同,但意义差异较大。掌握它们的区别,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在实际使用中,要结合语境正确选择,避免因误用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总结:
“鹜”是水鸟,用于描写自然;“骛”是奔走、追求之意,常用于表达心理状态或行为倾向。二者虽音同,但意不同,需仔细区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