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知识 > 严选问答 >

百发百中出自哪个时期

2025-11-19 07:35:34

问题描述:

百发百中出自哪个时期,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孤军奋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9 07:35:34

百发百中出自哪个时期】“百发百中”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形容射箭或射击技术非常精准,每次都能命中目标。这个成语不仅在古代文学中常见,在现代也广泛用于形容人做事准确、无误。那么,“百发百中”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哪个时期呢?下面将从出处、含义及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成语出处

“百发百中”最早见于《战国策·齐策二》中的记载。原文如下:

>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于是,齐王乃召而问之曰:‘子来,寡人有事,欲与子谋之。’对曰:‘臣闻之,百发百中,不如不发;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在这段话中,“百发百中”被用来形容一种高超的技艺,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强调“不发”有时比“百发百中”更有智慧。

二、成语含义

“百发百中”字面意思是“一百次发射都能命中目标”,引申为做事精准、稳准狠,没有失误。常用于形容人的技能高超、判断准确,也可以用来形容策略或计划的周密。

三、历史背景

“百发百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是当时军事文化中的一种体现。战国时期战事频繁,射箭、投掷等技能成为重要的军事能力之一。因此,“百发百中”不仅是对个人武艺的赞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精准和效率的重视。

四、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百发百中
出处 《战国策·齐策二》
出现时期 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含义 形容射术精准,也可比喻做事准确无误
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军事文化发达,强调技能与效率
文化意义 反映古人对精准、技艺的推崇

五、结语

“百发百中”作为一句流传千古的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技艺的追求,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不仅要追求精准,更要懂得适时而止,避免不必要的消耗。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传统文化中的智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