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怎么造句】“老骥伏枥”出自《龟虽寿》中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诗表达了即使年纪已大,仍怀有远大志向和不屈精神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老骥伏枥”常用来形容年长者依然保持进取心和奋斗精神。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以下是对“老骥伏枥”的解释、用法及造句示例的总结,并附上表格形式的整理内容。
一、词语解析
| 词语 | 老骥伏枥 |
| 出处 | 《龟虽寿》(曹操) |
| 含义 | 比喻年老但仍有雄心壮志,不甘于平庸或退隐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虽年岁已高,但仍积极向上、追求理想 |
| 情感色彩 | 积极、励志、充满正能量 |
二、造句示例
| 句子 | 释义 |
| 虽然他已退休多年,但他依然坚持学习新知识,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表达他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
| 这位老教授虽然年过花甲,但还在科研一线奋战,堪称老骥伏枥的典范。 | 赞扬其敬业精神和学术热情 |
| 在公司面临困难时,老员工们没有退缩,而是挺身而出,体现了老骥伏枥的担当。 | 强调年长者的责任感与领导力 |
| 她虽已步入晚年,却依旧活跃在公益事业中,真正做到了老骥伏枥。 | 表现她对社会的持续贡献 |
| 他曾在体育界叱咤风云,如今虽不再参赛,但仍在培养新人,可谓老骥伏枥。 | 形容他虽退出赛场,仍为事业奉献 |
三、使用建议
1. 适用场景:适用于描述年长者依然保持活力、追求梦想或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境。
2. 搭配词:可与“志在千里”、“壮心不已”等词搭配使用,增强表达效果。
3. 避免误用:不要用于形容消极、颓废或放弃努力的人,否则会违背成语的本意。
四、总结
“老骥伏枥”不仅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提醒我们,年龄不是限制梦想的障碍,只要心中有志,任何时候都可以重新出发。通过恰当的造句,我们可以将这一成语融入日常表达中,让语言更具感染力和深度。
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老骥伏枥 |
| 出处 | 《龟虽寿》 |
| 含义 | 年老仍怀有远大志向 |
| 用法 | 描述年长者积极进取 |
| 造句示例 | 举例说明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
| 使用建议 | 如何正确、恰当地使用该成语 |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古文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