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公式】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它能够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资金运作状况和偿债能力。
现金流量表主要分为三部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每一部分的编制均基于一定的计算公式和调整方法,下面将对各部分的编制公式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等 |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包括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等 |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包括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借款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等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上述三部分的合计结果 |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公式
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编制公式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主营业务收入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 - 应收账款期初余额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 - 应收票据期初余额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主营业务成本 + 存货期末余额 - 存货期初余额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 - 应付账款期初余额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职工薪酬 + 社会保险费 + 劳动保护费等
-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 其他费用支出 + 税费支出等
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编制公式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增加额 + 在建工程增加额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 持有期间获得的股息、利息收入
-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 = 出售所得金额
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编制公式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 新增股本 + 借款本金 + 发行债券等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 偿还的借款本金 + 利息支出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 支付的股利 + 利息支出
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流程(简要)
1. 确定报告期间:通常为月度、季度或年度。
2. 分类整理业务活动:将交易归类至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
3. 按公式计算各项目现金流量: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各项现金流入和流出。
4. 汇总计算净现金流量:将三部分现金流量相加,得出净增加额。
5. 核对与调整:确保数据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一致,必要时进行调整。
四、现金流量表编制公式总结表
| 类别 | 公式 | 说明 |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 主营业务收入 + 应收账款变动 + 应收票据变动 | 计算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 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 主营业务成本 + 存货变动 + 应付账款变动 | 计算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 股息、利息收入 | 计算投资收益现金流入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 =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变动 | 计算购置资产的现金支出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 新增股本 + 借款本金 | 计算融资获得的现金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 借款本金 + 利息支出 | 计算还款支出 |
| 净现金流量 | 净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 + 投资活动 + 筹资活动 | 计算整体现金变化 |
通过以上公式和步骤,企业可以系统地编制出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现金流量表,从而更清晰地反映其现金流动状况。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会计政策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