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小村庄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气息。这气息混合了青草的清香和粽叶的幽香,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端午节的脚步悄然而至,而我,也回到了久违的家乡。
推开老旧的木门,一阵微风迎面拂来。这风带着湿润的土地味道,还有远处田野里稻穗摇曳的声音。它轻抚过我的脸颊,像是母亲的手,温柔又熟悉。小时候总喜欢追逐这样的风,在村头的小路上奔跑,任由它吹乱头发,带来片刻的凉爽与自由。
村子不大,却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节日的食物——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主角。奶奶站在厨房里忙碌着,她熟练地将浸泡好的糯米、红豆、红枣等材料包裹进翠绿的粽叶中,动作一气呵成。灶台上的蒸汽升腾起来,整个屋子瞬间被浓郁的香味填满。我忍不住凑过去帮忙,但总是笨手笨脚,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村前的小河早已蓄满了水,几只装饰精美的龙舟静静地停靠在岸边。锣鼓声响起时,村民们纷纷聚集到河边,为参赛的队伍加油助威。孩子们则兴奋地在人群中穿梭,有的甚至偷偷跳下水去戏耍,溅起一片片晶莹的水花。那场景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让人久久难忘。
傍晚时分,天边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空。爷爷搬出一张竹椅,坐在门前抽着旱烟,目光悠然地望向远方。他告诉我,从前每逢端午,村里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虽然现在这些传统渐渐淡化,但那份对文化的敬仰依然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心底。
夜幕降临,月光如水般倾泻下来,给大地披上一层薄纱。坐在庭院里,听着蛙鸣虫唱,我忽然觉得,家乡的风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馈赠,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承载着岁月的记忆,连接着人与土地之间的纽带。
端午节的风,带着故乡的味道,吹进了我的心田。无论未来身在何处,这份记忆都将伴随我一生,成为心底最温暖的港湾。